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,“超前消费”的理念也成为了习惯,信用卡、微粒贷、京东白条、网商贷、借呗等等平台成为“买单”的首选,但冲动后谁来还款?能否按时还款?消费者和金融公司同样无比头痛。 加之近3年,疫情造成经济下行,更多的是无收入或者收入缩水,不得不“超前消费”。那么还款难的问题大多由催收公司去完成催缴还款,这无疑解决了金融市场一大难题。 巅峰时期,国内从事催收服务的公司数量高达到6000多家,随之而来的问题是,由于部分催收行业门槛较低,员工素质参差不齐,企业员工通过暴力催收,恶意施压,言语辱骂等行为逼迫欠款人还款,虽然短期见效较快,却已严重影响催收行业的社会整体风评。 截至2021年5月底,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“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”累计收到举报信息26万余条,主要举报内容聚焦不当催收、畸高利率、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。 2021年3月1日,《刑法》第293条新增加罪名“催收非法债务罪”,明令禁止“暴力催收”恐吓、跟踪、骚扰他人;2021年11月1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正式实施,个人信息保护法紧紧围绕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、保障个人信息权益。 基于国家加速整治催收行业的脚步下,如何有效合规的开展催收业务迫在眉睫。 催收行业当前困境及解决方案 01. 传统电话催收效率偏低 员工使用个人手机,日常催收工作量无法评估; 手动拨打欠款人电话,手动备注,耗时耗力,效率过低; 频繁催款,容易造成投诉、封号,导致工作开展缓慢; 02. 员工违规行为引发处罚 和业务损失 员工辱骂、恐吓欠款人,发送不当图文等违规行为,遭客户投诉、报案,企业不能及时监控干预; 员工与欠款人发生纠纷,企业无法追查到个人责任,被迫“背锅”; 电话轰炸,非正常时间骚扰欠款人,企业无法干预; 员工线上行为不可控,微信、QQ沟通记录无法追溯; 员工私下收取欠款人红包,欠款不进公账,造成经济纠纷及损失; 03. 数据整理难度大、不安全、难统计 员工使用个人手机,案件相关信息不能脱敏保护; 催记记录及沟通数据无法留存、同步难,案件信息展示不完整; 因员工流动或非法传播导致客资信息泄露; 综上所述,随着经济的复苏,消费快速增长,催收行业所面临的难题基于云客技术及服务的加持下,便可轻松应对,有助于提升全员合法合规的工作意识,高效开展催收工作,客资数据将为企业所掌控,管理起来才能可视无忧!未来,只有更加系统化、数字化、批量化的工作手段方能适应恶劣的市场环境,应对行业变动,突出重围,破局重生。
催收行业面临重新洗牌,破局需知这几点
发布人:www.yunke.ai 发布时间:2022-05-10 162 次浏览
上一篇: 向未来再出发,云客荣获金鸥奖2021年度优质企业服务商
下一篇:关于解除合作关系的公开声明
*新资讯